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无锡太湖4月3日首次监测到蓝藻 时间同比提前

距离2007年5月底暴发的太湖水危机,倏忽已7年。又到5月底,太湖水情如何?27日-28日,记者进行了探访。

蓝藻首发略早于去年,平均面积变小

27日中午11点半左右,无锡鼋头渚景区,记者看到,湖水近岸处角落里有零星蓝藻;抬头望向湖中稍远处,一条细细的绿色色带隐约可见。

“绿色色带就是蓝藻。”无锡市太湖办主任顾岗坦言,今年4月3日首次监测到太湖蓝藻水华现象,同比去年的4月7日略有提前;但至目前为止,蓝藻水华平均面积为17平方公里,同比减小21.7%。主要水质指标,特别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叶绿素A的浓度,均优于往年。

顾岗分析,今年情况总体稳定向好除了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太湖水位比较高。目前太湖水位高于往年约18厘米。“水位高,意味着整个湖体的环境容量增加,据测算,今年太湖的环境容量增加了10%-20%。”

而在苏州区域的东太湖,记者并未看到蓝藻。

省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告诉记者,2007年以来,我省坚持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,综合施策,太湖水质呈现稳中向好态势。“太湖水质从中度富营养化转化为轻度富营养化;15条主要入湖河道中,当年有9条劣Ⅴ类,如今全部在Ⅳ类以上。”

坚守安全供水底线,双源保障无忧

27日下午两时许,记者来到无锡南泉水源厂,只见近岸处,用于增氧防止蓝藻发臭的曝气设施正在工作,翻腾起无数白色水花。

“今年到目前为止水质比较稳定。”南泉水源厂厂长董美珍告诉记者。

无锡目前已采用“双源供水”。三个水源厂,两个在太湖边,一个取长江水。同时,建成全国首条“安全供水高速通道”,在三个水源厂与四个水厂之间架设起管道连成一体,其作用是,“万一哪一个水源地发生水质突变,其他水源可以实时替代,确保居民用水无忧。”

去年底、今年初,无锡进行两次“压力测试”,将其中一个水源厂停供24小时,结果居民完全没有感觉。

28日下午,在苏州吴中供水公司,记者看到,一套“臭氧-生物活性炭”深度处理设施正在运行。据郁永康总经理介绍,这套设施投资超过1.5亿元,去年底建成投产,半年的跟踪检测显示,该工艺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超过50%。

“藻型生境”未变,需防过急心态

虽然此前已连续6年实现“安全度夏”目标,但在从事太湖治理的同志眼中,治太非易事,希望各界能客观地认识到太湖治理的长期性、复杂性。

张利民坦言,太湖湖体富营养化是长期污染积累造成的,不可能短时间内有非常大的改变;而近年来“治太”的边际效应逐步显现,要持续改善水质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。特别需要关注的是,目前太湖流域的产业结构依然偏重,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。“据中科院测算,太湖水环境的承载力,总氮为0.9万吨/年,总磷为0.06万吨/年,而目前的入湖量分别超标3.3倍、2.5倍。”

大型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难题。例如,日本琵琶湖,治理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,花了30余年,蓝藻才基本消失;欧洲莱茵河,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治理,直至80年代中期部分河段水质恢复到Ⅱ-Ⅲ类。

“太湖属于大型浅水型湖泊,平均水深仅一米多,水污染防治难度更大。”张利民表示,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,未来更需要在精准治污上持续下功夫。

顾岗认为,目前虽然太湖水质呈现向好景象,但“藻型生境”(适合藻类生长的环境)并未改变,因此,对治太要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,不宜过分急于求成。